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 吳元暉醫師
螢幕媒體和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越來越緊密的連結在一起,許多人擔憂兒童和青少年過度使用螢幕媒體,影響身心健康。
2024年7月,《美國醫學會網路開放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Network Open)刊載一篇丹麥學者發表的隨機分派試驗報告指出︰刻意節制螢幕媒體的休閒使用時間,有助於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該研究於2019至2021年在丹麥南部招募了89個家庭,共181名兒童和青少年,平均年齡約9歲。這些家庭被隨機分派到「螢幕媒體限制組」(即實驗組)或「不限制組」(即對照組)。干預時間為期2週,被分配到螢幕媒體限制組的受試者須將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交給研究團隊保管,並限制休閒時使用電視和電腦的時間,減少到每週不超過3小時。
試驗前後由家長填寫問卷來評估受試者的社交行為表現,問卷內容可以整合成5個面向來計分,包含「情緒症狀」、「同儕關係」、「品行障礙」、「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和「利社會行為」,前4個面向的分數總和為「行為困難總分」。
統計分析結果發現︰試驗前,兩組受試者的各項社交行為表現並沒有顯著差異,實驗組的兒童和青少年對限制螢幕媒體使用的遵從率高達97%,平均每天增加了45分鐘的非靜坐時間。試驗後,實驗組在同儕關係、利社會行為和行為困難總分上都明顯優於對照組,有中等程度的效果。然而在其他行為面向,兩組間則沒有顯著差異。在次群體分析發現︰對於男孩、8至10歲年齡層、原本螢幕媒體使用時間就多於每天3小時者和原本行為困難總分就在中位數以上者而言,限制螢幕媒體的干預策略對於行為困難總分的改善尤其有效。
學者推論當兒童和青少年將可觀的休閒時間花費在使用螢幕媒體時,可能減少與朋友和家人面對面的社交互動。這個干預策略讓兒童和青少年將時間更多花在螢幕媒體以外的休閒活動,可能增強了他們正面的社交互動。然而因為這個試驗沒有辦法設計為雙盲、效果來自家長主觀的評估、執行時間也只有2週,是否持續有效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關於孩子習慣和價值觀的形成,大人的以身作則可能影響甚大。盼望每一位大小朋友都能妥善選擇所參與的活動類型並適當分配時間,讓我們的休閒生活更豐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