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手術前復健計畫對術後疼痛的效益

2024-09-04
分享

臺大醫學院骨科教授    楊榮森

醫學評鑑越來越重視醫療品質,提高病人的治療成果,其中手術是治療的重要選項,進行手術難免會對組織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雖可達到治療成果,但會讓病人面對一些莫名的恐懼,為減少手術帶來的恐懼和傷害,臨床上出現各式各樣的模式,來與病人溝通,讓病人參與手術的決策,降低病人的害怕心理,及早做手術前的準備,迎接手術;有些病人身體功能減弱,且營養不良,在承受手術的衝擊後,可能會導致併發症,因此在手術前補充營養,進行手術前的復健計畫,增強體能,增高身體活動量,都可望來改善手術的成效。

針對手術前病人的擔憂和恐懼,並為增進手術成果,專家建議手術前的復康訓練,根據病人的個別狀況做調整,以減少併發症,提升康復效果及縮短住院時間。理論上這樣可改善身體的發炎介質,提高腦內啡濃度、改善免疫反應等,達到減輕疼痛功效;目前,這種方式有助於改善慢性疼痛的病人,包括腰痛、骨關節炎和纖維肌痛等。

手術前的復康訓練項目依病人喜好、治療師配合,在可行的設備下完成。改善飲食、確保均衡營養補充、戒除煙酒、增進身體活動量,都是重要的項目,以增強心肺功能、關節部位的肌力和關節柔韌度訓練等,如關節手術病人在手術前,安排合適的肌力訓練計畫,可望減少術後併發症,提升病人的手術成果,減低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

這種方式也會讓病人安心,減小心理壓力,但這些項目需要跨團隊專業合作,會增高醫療成本,且對急診病人並未必方便實行。

目前已推廣手術前復康訓練重點的範圍;以乳癌病人為例,研究顯示,乳癌病人在診斷和治療後,約三分之一出現運動量減少情形,有些是長期以來都很少運動,有些則是在診斷疾病後的短期內減低,罹病和久坐的靜態生活型式會減低病人的生活品質,加重疼痛程度,明顯增加手術前的睡眠障礙,睡眠不足又會加重手術疼痛,形成惡性循環。

在2024年6月的Support Care Cancer. 期刊中,美國學者指出,手術前的身體活動量減少,會加重手術後疼痛,且與手術前的睡眠障礙相關。讓乳癌病人在手術前參與運動訓練,會改善睡眠品質,且減輕術後疼痛。

此外,術前即自知運動訓練量減少者,術前睡眠障礙也會較嚴重,且術後疼痛會加重,其間具有顯著相關性。可見,在診斷/治療乳癌後,即應建議病人增加運動訓練,才能改善病情。

在2024年6月的Musculoskeletal Care期刊中,澳洲學者報告一篇系統性評述的論文,指出改變手術前生活方式,結合訓練方案,會改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病人的預後。

該報告檢索5個資料庫,比較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的病人,其手術前復健方案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訓練,及常規護理,結果發現,改變生活方式和訓練的手術前復健方案,確可改善術後結果。

在2024年5月的Spine Deform期刊中,美國學者發表有關優化脊椎手術前復健方案,這是一篇對評估、干預措施和可行性的敘述性回顧;手術後物理治療是骨科和肌肉骨骼復健的基石,可帶來多種積極的臨床益處,本篇綜述文章則討論在手術前的康復計劃,評估其療效及對脊椎手術的效用。本研究搜尋PubMed、Google Scholar、EMBASE和PubMed Central(PMC)的文獻,手術前復健計劃包括運動訓練、柔軟度和行為矯正等項目,證實可顯著改善脊椎手術病人的疼痛和功能,且可縮短住院時間、較早重返工作崗位,減少整體醫療保健成本。

綜上所述,手術前的復健專案,確可整體改善手術的成果,不但可提高生活品質、改善病人的機能和活動能力、減少疼痛、短住院時間、重返工作崗位時間和直接醫療成本,但需多專科團隊,也需評估相關的配合。